- 分享0
- 收藏51
- 評論1
- 贊158
+1
出發日期/2022/07/15
天數/10天
人均費用/100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自駕
這是我的第七次西藏之旅,去西藏有癮嗎,我覺得有。
都說去西藏是凈化心靈之旅,能不能凈化心靈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來到西藏就會忘卻很多煩惱。如果心情不好,想去旅游就去高海拔的地方,因為缺氧會讓你在高海拔的地方很快的放松神經,缺氧以后你的腦子轉的慢,這時候你就沒有那么多的煩惱,你就會變得開心。
很多人來到了拉薩就以為到過了西藏,其實西藏不是只有布達拉宮,大昭寺,羊湖和納木措,西藏很大,在西藏的東邊有塞上江南的林芝地區,在藏南有西藏的發源地山南地區,而在藏北還有著有藏北大草原之稱的那曲地區等等,而這一次,我要沿著國道G219帶大家看看最原始的西藏,西藏以西——阿里地區。
第一次遇到七彩祥云,每個人都超級激動,先許愿再拍照。原來彩云和彩虹停留的時間差不多,拍了幾張照片后就消失不見了。
趕路的一整天,遇見了超美的晚霞瀑布,周圍都是烏云,只有遠處山尖的天空上紅透了。
西藏的風景壯闊,但在絕美的日落下也有溫柔的浪漫時刻。
阿里的一錯再錯,我最愛的依然是拉昂錯,在這里,可以遠眺神山岡仁波齊。
第二次來到瑪旁雍錯,我看到了如海一般的藍色。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那天的光是阿里給的,美是札達給的。
怎么能錯過古格王朝的日出呢,雖然天氣不好,但一大早來迎接朝陽,眼睛和肌膚同時享受著日照的溫度,眼前的古堡在日出時顯得與眾不同。
心心念念的霞義溝,上次因為各種原因錯過,這次終于來啦。
那一天,穿著裙子瑟瑟發抖的在洞錯看日出,是這次旅行的意外驚喜。
那曲沒有樹,卻有一棵“天空之樹”。
西藏第一大湖,色林錯。即使一路走來看了許多的錯,這里依然美得讓人心醉。
阿里的星空yyds,星空下冷到發抖的我們,卻還是覺得無比浪漫和感動。
最接近天堂的湖泊,納木錯。
都說不到過阿里就不算來過西藏,平均4500以上的海拔讓阿里地區有著天上阿里之稱,在這里你會發現你離云彩是如此之近,仿佛觸手可及一般。在這里瑪旁雍錯,拉昂錯,當惹雍錯…讓你領略什么叫一措再措,珠穆朗瑪,納木那尼,岡仁波齊,念青唐古拉山…也都會一路陪伴著你,還有古格王朝,穹窿銀城…它們讓阿里的歷史變得豐滿而有溫度,好了,現在就讓我們開始這真正意義上的西藏之旅吧,出發G219?。?!
Day1:成都-拉薩
Day2:拉薩-拉孜
Day3:拉孜-塔爾欽
Day4:塔爾欽-鬼湖-瑪旁雍錯-札達
Day5:札達(古格王朝)
Day6:札達-霞義溝-獅泉河
Day7:獅泉河-改則
Day8:改則-尼瑪縣-班戈縣
Day9:班戈縣-納木錯-拉薩
和小伙伴們在機場集合,一起前往想念很久的西藏。
網上有很多攻略,從成都出發拉薩的航班應該坐哪邊才能看到連綿的雪山。所以我提前了三個小時到達機場,一是為了能選個好位置,二是想在機場吃個午飯再出發。
在登機口和小伙伴們匯合之后,就一起開啟了愉快的西藏之行。
從成都出發,一定要選擇左邊的位置,起飛后不久就能看到貢嘎,但是我看了窗外好久都沒見到貢嘎,也不知道是哪一秒就錯過了。 進入西藏境內,千萬不要睡覺,這時的上帝視角也超級好看,連綿的雪山就在腳下,仿佛伸手就能觸摸到。
連續兩小時的視覺盛宴,無論來過幾次,依然還有新鮮感。與其他的小伙伴們在酒店相聚,新朋友老朋友就要一起開啟G219的神奇之旅啦。
一大早從酒店出發去辦理邊防證,之前就準備好了資料倒也不麻煩,但是我們遇上了停電,白白浪費了兩小時,小伙伴說,旅行嘛,總會有這些那些的意外,我們平常心就好了。不過還是想建議一下,在戶籍所在地辦理邊防證很簡單,可以先在家里辦好了再過來。臨近午飯時間才辦理好邊防證,在拉薩吃過午飯后我們就朝著拉孜出發啦。
從拉薩市區出發,一路沿著拉薩河,即使車行駛在高速路上,我依然毫無睡意。身邊的小伙伴睡了又醒,發現我還睜著眼睛看窗外便問我怎么一點兒睡意都沒有,我說外面的景色這么美,不想把時間浪費在睡覺上。然后兩個人就開始拿著相機各種拍窗外的風景。
一路上都是油菜花田和青稞田作伴,車子停在一處加油站,我們趁著這十幾分鐘加油時間下車拍照。路旁的小牛成了一堆人的拍攝對象。
據說看見五彩祥云就會有好運發生,我們這一群人都是先許愿再拍照。坐在副駕的小伙伴說,他和師傅今天都看見好幾次了,被我們責備說為啥美景要獨自分享。
不過,在天黑來臨之前,我們也見到了五彩祥云。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般景象,心中難免有些激動,立馬換上長焦拍下這時刻。等拍了幾張后,彩云也不見了蹤影。
傍晚的天空總是好看的,趁著師傅要休息20分鐘的間隙,我們再一次狂按著快門。即使在公路上,我們也要留下照片,不過在公路上拍照一定要注意雙向的車輛哦,安全才是第一。
是的,趕路的那一天,我們不僅遇到了五彩祥云,還遇到了這絕美的日落瀑布。
我跟拉拉說,雖然來過很多次西藏,但我幾乎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日落,她說這一趟我們會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美景。這才第一天哦,讓我們一起期待一下接下來的美景吧。
原本兩天的路程,因為時間關系,我們縮短成了一天,這一天我們很嗨,星空銀河作伴,我們在車里高歌,師傅應該累得夠嗆。
從拉孜到岡仁波齊,中途會經過一個名字很好聽的小鎮,桑桑鎮,我們需要核酸,便去鎮里的衛生院,被告知只能去縣里的醫院做。到達薩嘎已經下午三點了,去超市買了點零食,吃了午飯,到縣里醫院做完核酸就朝著目的地出發了。
西藏的風景在路上,不需要刻意去一些景點就能收獲 一番美景。因為車里的小伙伴需要在這里做抗原等半小時,正值日落時分,我們又遇見了溫柔的西藏。
總以為西藏的風景時壯闊的,是剛硬的,但是在夕陽下,這里的風景是柔美的,溫柔的。
夕陽將我們都拉成了大長腿,原本只有三人的影子,慢慢有了其他小伙伴的加入。能和一群有趣的人出行,是一件多么開心的事情啊。
陽光是最好的濾鏡,答應我,千萬不要錯過每一次夕陽的人像,怎么拍怎么好看。
漸漸的,天空的云彩變成了橙色,粉色,散發著恬靜柔和的光輝,我覺得這是一天中最美最舒適的時刻。
過了馬攸橋,我們也算正式的進入了阿里地區。這時,已經是滿天星空,銀河也清晰可見了。
車子行駛了一定時間后,師傅必須休息20分鐘,因為還要趕路,我們都很珍惜這20分鐘,我們拿出相機腳架各種拍銀河星空。
星空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她璀璨在黑夜里,點點繁星好似一顆顆明珠,鑲嵌在黑暗的天幕下,閃閃的發著光。
來西藏,一定一定要看一次星空,不過,大晚上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離車太遠。
那一夜,我們伴著星空銀河,唱著伍佰的歌,凌晨兩點才到達岡仁波齊山腳下。
前一天原本計劃看瑪旁雍錯的日落星空,但日落的時候我們還在瑪旁雍錯的幾百公里外。所以啊,在旅途中,計劃趕不上變化,但這樣小小的意外還是讓我們在這一天收獲了不一樣的美景。
從塔爾欽去瑪旁雍錯的路程并不遠,大概半小時就能到達,岡仁波齊峰一直伴隨著我們。
作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瑪旁雍錯,離普蘭縣35公里,在岡仁波齊峰和納木那尼峰之間,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曾與隔壁的拉昂錯相通,后由于洪積,冰水堆積物堵塞而演化成內流湖。
西藏的三大圣湖,納木錯和羊卓雍錯大家都比較熟悉,一日或者兩日游就能去到,而瑪旁雍錯由于地理位置較遠,還是有很多人只聽過未去過,因此這里也成了三大圣湖中游客最少的。
瑪旁雍錯是中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和第二大蓄水量天然淡水湖。這里以冰川融水和雨水補給為主,很多書籍和經典描寫瑪旁雍錯的水“像珍珠一樣”,幾乎所有的藏族老百姓也會稱贊瑪旁雍錯的水“很甜”。
瑪旁雍錯是需要門票的,不過在前往拉昂錯的路上停留,可以免費遠觀瑪旁雍錯,只是無法近距離欣賞。
瑪旁雍錯的湖水清澈見底,顏色碧藍,在這里,我看見了如海一般的藍色。偶爾,還能遇見轉湖的虔誠信徒,他們對圣湖的敬仰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這里的景色是安靜又包容的,即使我是第二次來這,依然被這里的風光所吸引。在湖邊坐下,安安靜靜欣賞這碧湖藍天,心都仿佛靜下來了。
拉昂措人稱鬼湖,藏語意為“有毒的黑湖”,在西藏自治區西南部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面積268.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572米。
雖然拉昂措和瑪旁雍措一丘之隔,一鬼一圣,一咸一淡,一個荒涼冷漠,寸草不生,一個生機勃勃,郁郁蔥蔥,但其實圣湖鬼湖原本為一湖,由于氣候變化,湖泊退縮,致使水面下降,在下降過程中,由于中部地勢高,逐漸形成山丘,才使得湖水一分為二,現在鬼湖的東北有安迦河還是和圣湖瑪旁雍錯相通。
為什么會被稱為“鬼湖”呢,那是因為拉昂措是咸水湖泊,這里沒有水鳥,沒有萍藻,甚至沒有一絲絲生氣,而且更奇怪的是,它本來就與隔壁的淡水湖瑪旁雍錯是一湖,據說現在也是湖底相通的。所以,“鬼湖”的名稱就由此而來。
拉昂錯是世界屋脊上最神秘的湖泊,偌大的湖面泛著細碎的波光,一望無際的湖水與天相連,要不是那道墨色的地平線,真的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天空。
不要被拉昂錯“鬼湖”的名字所嚇到,阿里的一錯再錯中,我尤其喜歡這個錯。面朝岡仁波齊,背靠納木那尼峰,風光絕美。
來過兩次,第一次下午來的,風超級大,這一次上午就來了,剛來的時候遠處岡仁波齊峰清晰可見,神山湖泊的結合,很震撼,等我們到了湖邊山頂就被云層擋住了。
返程的途中,我們還遇到一群小可愛,這是這次旅程第一次遇到藏野驢,呆呆的很可愛。拿著200的焦段都不夠清晰的拍到,慢慢走近他們,還是在原地一動不動,倒也不怕我們人類,只是再走近一些,可能到了它們心中的邊界線,就開始向遠方跑去。
從塔爾欽往札達方向走,這里能近距離看到岡仁波齊峰,即使沒有去轉山,在這里看看也是不錯的位置。
高原的天氣變幻莫測,原本一路藍天白云伴我們前行的,快要到札達的時候就開始烏云密布了。
過了檢查站之后,札達土林的地貌就會躍入眼簾。在第一次來這里的時候,我就震驚了,覺得這就是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
札達土林是札達縣最著名的地貌風光,土林是遠古受造山運動影響,湖底沉積的地層長期受水流切割,并逐漸風化剝蝕形成的特殊地貌。
在這里,你能感覺到大自然對這片土地的厚愛,千溝萬壑,層層疊疊的地貌讓人震撼。
這一次最讓我期待的是古格王朝的日出和星空。奈何天氣不佳,日出沒有精彩,星空在狂風暴雨下也錯過了。既然有遺憾,那就還有下次再來的機會,希望第三次到這里的時候能看到精彩的日出和星空。
一大早從酒店出發,跟著同行的老師,我們找到了看日出的絕佳位置。
這個平臺仿佛360度全景平臺,能把周圍的風景全部收入眼中。
古格王朝的山腳下,曾經繁華一時的王朝,大概也如這般一樣水草豐美。
這里還有一個更神秘的地方,這是古格王朝的最后遺跡。洞穴開鑿在離地表高3米的巖壁上,洞口僅寬0.8米。
現在的洞口已經被水泥封起來了,只保留一點點的洞口。
從古格王朝出來后,下午就在酒店休息,等待晚上的星空??墒俏辶c的時候就開始狂風暴雨了,坐在房間里關上窗戶都能聽到外面的風聲。只好在酒店里自娛自樂,看看劇早點睡覺。
幾乎每個來過札達的人都推薦霞義溝,上一次來札達沒有來過這里,這次怎么也不會錯過了。霞義溝讓人身處一個奇幻又荒涼的魔幻世界。
從札達縣出發經過香孜鄉夏也村,便來到了霞義溝土林景區,這里沒有大門,不用門票,甚至全天開放。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這里很少會有游客的光臨,就連在阿里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也不是全部知道這秘境所在。
整個霞義溝不大,從溝口到里面的核心區域步行大概十五分鐘。我們因為是中巴車就把車停在了溝口,如果開的越野車是能直接開進去的。
很久很久以前,札達一帶還是一片汪洋,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影響,使湖盆升高,水位遞減,湖底沉積的山巖露出水面,經過長期風雨侵蝕逐漸風化剝蝕,從而形成了如今的土林地貌。
原以為自己早已看遍了扎達的土林,直到遇見了霞義溝,這里絕對是對傳統土林地貌的一次顛覆。如果說扎達土林有一種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勢,那霞義溝給你人的感覺就是云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隨著慢慢的進入土林的腹地站在土林中的時候竟已不知道這土林中土柱就是我呢,還是我就是這土林中一根土柱。
霞義溝被稱為“五彩土林”,可見土林顏色之豐富,白色,褐色,銀色,土黃色…各種色彩就這樣層層的交織在一起,卻又互不相犯,當太陽升起,陽光照耀在土林上時,土林周身也泛起淡淡的金色光芒,自己仿佛置身于油畫中一般,也成為了這幅巨作的一部分。
土林中的土柱也是形狀各異,在這里只要你有足夠的想象力,它就能成為一切你想象出來的東西的形狀,其實霞義溝還有個名稱叫“蘑菇林”,因為這里的石柱下方為黃土與沙礫,頂端卻是含鐵礦層,所以經過長時間的雨水沖刷,形成了上大下小的蘑菇狀,它們就像是一頂頂帳篷如雨后春筍般的矗立在土林當中。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與創世紀在其面前簡直就是不值一提,大自然也許才是那最出色的畫家與雕刻家,它手持著刻刀與畫筆,在這篇蒼茫大地上完成著它的著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應該才是這世界上最杰出的藝術。
上一次來阿里走的是中北線,這一次從獅泉河回拉薩走317國道。無法對比兩條線哪條線更好,只能說都值得一去。
中北線的路況有些考驗技術和車型,317的路況很好,即使是小車也能通行。
從獅泉河到改則,中間會經過革吉縣的鹽湖鄉,登上觀景臺,便能看到與之前不同的湖水。
這里因為海拔高,氣候嚴峻,所以周圍并沒有什么資源,但是大自然在這里賦予了豐富的鹽礦資源,而鹽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之一。
大家都聽過茶馬古道吧,但是在這里,有一條鹽羊古道。早期的時候,這里還采用以物換物的模式,用鹽去換取自己需要的物品,而運輸的方式是用羊駝牛背的方式來運輸鹽。
鹽幫們一邊放牧一邊運輸,唱著采鹽的勞動民謠,說這采鹽的諺語和暗語,將這里的鹽送到普蘭、日喀則、印度和尼泊爾等地,每一趟來回所需要大改2-3個月,歷盡了千辛萬苦,從而孕育了遠負盛名的“鹽羊古道”。
從觀景臺來到湖邊,潔白的鹽湖就呈現在眼前了。在航拍器的鏡頭下,白茫茫的一篇全是鹽,據說這里是藏北最大鹽湖哦。
從鹽湖鄉出來,我們又開始了一錯再錯。好像臨近賽馬節,所以一路上都能看到在為賽馬節做準備的當地人,他們在湖邊自由騎馬,好似一幅畫一般。只可惜,我們到的時候,他們已經練完準備回家了。
忘記這個叫什么錯了,只覺得湖水藍得讓人沉醉。我們在湖邊拍完照后,久久不愿離去。
雖然時時都在互懟,但一說拍照就立馬配合的擺出姿勢,和好朋友們一起出游真是太棒了。
陪伴了我們好幾天的中巴車,在夕陽下如此好看。
今日驚喜還有這個三個湖連在一起的物瑪錯,每個湖都呈現了不同的顏色。
阿里的一錯再錯容易讓人審美疲勞,但是物瑪錯絕對是317路上不可錯過的一個地方。深藍,淺藍,碧綠,三個顏色的湖泊裝扮著這片高原土地,像一顆藍寶石或者翡翠玉鑲嵌在大地之上,讓人陶醉其中。
航拍才能將三個湖盡收眼底,一條公路從中間穿過,車行其中,仿佛在畫中一般。
原本計劃要去當惹雍錯,時間上有點緊張就決定一大早出發。后來因為時間問題還是沒有去,但是我們卻遇到了這趟旅行中唯一一次日出。
雖然穿著裙子在寒風里瑟瑟發抖,但那天的美景值得。
從改則出發,一路上大家都昏昏欲睡,天空滿滿的亮了起來,我隔壁的小伙伴柯南一直沒睡覺,拿著手機記錄這日出。
路過洞錯,司機師傅停下車讓我們下車去看日出。湖邊日出,別提有多浪漫了,即使我穿著裙子,也迫不及待帶著相機就下車了。
高原的湖邊日出,我還是第一次看,架好三腳架,調好相機參數,我一邊跺著腳一邊等待著日出。慢慢的,太陽躍過了山頂,天空也亮了許多,湖邊被染上了一層金黃色,陽光打在身上,又溫暖又柔和。
拍完照的我,收好腳架就哆哆嗦嗦的往車里走去。這時的天已經完全亮了,但陽光依然是柔和的,整個湖面和草原上都灑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讓人覺得溫和極了。
這一路見了太多的藏野驢了,呆呆的看著我們,甚是可愛。
被小伙伴瘋狂安利的天空之樹,正好這次的路線就要經過,讓我們一同去看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
天空之樹位于那曲市尼瑪縣317國道2442處,這是一片被潮汐作用而自然形成的特殊的潮汐地貌,像是在這荒蕪的土地上,大地之母硬生生的讓它長出了一顆“天空之樹”,土地上的脈絡就像是生長在黃土上的血脈,栩栩如生。
那曲沒有樹,但這里卻有一棵天空之樹,這片土地就是這樣的神奇,每時每刻都在給人驚喜。這里一定要帶航拍,只有上帝視角才能將整個樹看完整,沒有航拍的小伙伴就看看路邊的指示牌吧。
在天空之樹的另一邊還有一個達則錯,因為離得有些遠,就用無人機拍了拍,一眼望不到頭的達則錯,遠處還有連綿的雪山,如果下次有時間,一定要去湖邊走走。
一路行駛,看著成群結隊的藏羚羊和藏野驢在路邊游弋,西藏最大的湖泊色林錯就出現在了眼前。
色林錯地處西藏自治區申扎、班戈和雙湖三縣交界處,是西藏最大的內陸湖水系,是青藏高原在形成過程中產生的構造湖。
色林錯四周環繞著23個大大小小的衛星湖,形成了眾星拱月的格局。近來年湖水面積不斷擴張,成為了西藏的第一大湖泊。
色林錯是能開車到湖邊的山坡上的,需要交10元一個人。但由于我們的中巴車開不上去,又不想爬山,就直接用航拍器一睹色林錯的美景了。有小伙伴爬了旁邊的小山坡,拍回來的照片我覺得比收費的那邊更好看。
與色林錯一條公路之隔的錯鄂錯,是可以走到湖邊的。沿著蜿蜒的公路一路前行,能將錯鄂錯盡收眼底。
走到湖邊,風平浪靜的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微風吹過,湖水微波蕩漾,看著風吹拂著湖水,靜靜地感受著風的陪伴。
湖邊的羊群里混入了藏羚羊,遠處是連綿的山和湛藍的湖水,進處是羊群和野生動物,大自然美好和諧的畫卷在這里表現得淋淋盡致。
這里的藏羚羊多的什么地步了,我們不僅能在偽裝在羊群里的藏羚羊,還能看到他們優哉游哉地過馬路。
一直心念念地星空照片是在班戈縣拍到的。沒有提前踩點,我們就隨意找了一處距離縣城遠一點的地方就拍了,因為就在公路旁,隨時都有車經過,夜晚基本都是遠光燈,所以拍起來還是有點惱火。
今天是行程的最后一天,原計劃打算直接回拉薩的,回程的途中會經過納木錯,既然來都來了,那就去湖邊玩玩吧。
被稱為“最接近天堂的湖泊”的納木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這也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形狀近似長方形,總面積達2000平方千米,不愧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泊。
納木錯背靠念青唐古拉山,相傳“納木措是帝釋天的女兒,念青唐古拉的妻子”。它們的造像分別為:念青唐古拉——頭戴盔甲、右手舉著馬鞭、左手拿著念珠,騎白馬;納木措——騰云駕霧地騎著飛龍、右手持龍頭禪杖、左手拿佛鏡。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諸神靈中最具影響力,它擁有廣大無邊的北方疆域和豐富的財寶。
在西藏古老的神話里,念青唐古山和納木錯不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妻。
來過三次納木錯,最吸引的我的地方還是位于北岸的圣象天門,一只天然形成的巨大石象,站立在遼闊的納木錯北岸,隔著圣湖與神山念青唐古拉山對望。
只不過,最近因為各種原因關閉了,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一次。
納木錯的湖邊可以騎馬,騎牦牛,抱小羊羔,我們繞著湖邊騎了好幾圈的馬,奈何不會騎,屁股太痛了,就只好放棄去湖邊抱抱小羊羔。
納木錯的美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坐在湖邊,吹著迎面來的風,看著天上的白云,遠處的雪山,浮躁的心一下就安靜了下來。
納木錯的藍,看著讓人出神,讓人覺得此景只應天上有。
西藏它不在拉薩,不在布達拉宮,不在大昭寺,它,只存在于路上。全世界的人,都將西藏看做是香巴拉,這里有高山,有草甸,有連綿的雪山、還有那成群的牛羊。
無法解釋人們對于西藏的癡迷,是文化,是風景,還是因為信仰?也許只有西藏,這片世界最高的高原,在這里沒有那滾滾的紅塵,沒有那林立的高樓,這里有的只是未被污染的空氣和那圣潔如仙女的雪山與湖泊。西藏那看似原始的荒涼卻蘊涵著昂昂生機與生命的活力。
西藏誘使我們離家,卻又領著我們回家,丟棄那些虛假的樊籠,回到那心靈的故鄉。
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岡仁波齊”,未來的每一步都能堅定、踏實、淡定地走在自己選擇的“朝圣”之路上。真正的朝圣,就是去遠方的路上,然后回到自己心里的家!
1、 關于高反
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計劃走阿里的小伙伴可以提前幾天到拉薩適應下海拔高度再繼續形成。
我第一次來的時候在拉薩適應了三天開始行程,這一次因為時間關系到的第二天就開始去阿里了,狀況比預期要好,全程無高反。
剛到海拔高的地方千萬不要劇烈運動,緩慢行走,適應了海拔也不要盡量避免劇烈運動。
有的高反是心理作用,不要老想著高反,對自己造成心理負擔。
氧氣瓶可以常備,千萬不要逞強,覺得吸了氧氣會造成依賴就不吸氧。
如果高反嚴重,一定要及時就醫。
2、 關于衣物:
7月的西藏白天很熱,夏季的衣物就可以了,但是這邊早晚溫差大,我們拍日出和星空的時候,穿著沖鋒衣都凍得瑟瑟發抖。所以一定得備一件外套。
3、 在這邊吃什么
路上最常見的除了藏餐館就是川菜館了,如果吃不了藏餐也吃不了辣,還有東北餃子也比較多。
4、 關于住宿:
兩年前來的時候住宿已經很好了,這次來這邊,沒去中北線,無論是219還是317路上的住宿都非常不錯。
除了塔爾欽的住宿沒有電梯,但是可以讓服務員幫忙抬行李去房間。
5、 關于信號:
我帶了聯通和電信,基本上電信都有信號,聯通除了城市鄉鎮,路上都沒啥信號。
6、 阿里的路程較長,車上可以備一些小零食,長途就不擔心啦。
7、 去阿里一定一定要辦的證件就是邊防證。在戶籍所在地辦會比較方便一點。
相機:sonyA7r3
鏡頭:24-105,70-200
航拍:御 Mavic Air
后期:Lightroom